第124章 进士锅

上一章:第123章 宠(修锁章) 下一章:第125章 秀恩爱

天才一秒记住本网址,www.dmxs520.com ,为防止/百/度/转/码/无法阅读,请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本网址访问本站,记住了吗?

餐食外送在汴京城并不新鲜, 不过,大多由酒楼内的店小二跑腿,而非专门的“外卖小哥”。

司南组的“外卖社”更像一个公益组织, 最大的特点是关照“弱势群体”。

不仅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、老无所依的弱者、地位低下的妇人一个安心的住所, 还让这些人用劳动换取工钱, 给他们尊严。

他没打算以一己之力铲除封建痼疾,只想就眼前的事多做一些,多帮几个人,把这样的观念慢慢地介绍给更多的人,一点点传承下去。

唐玄果真写了个折子, 呈到御前。

官家本就感念司南此次的善举, 当即降旨赐赏,不仅有真金白银, 还有一个极大的荣誉——官家御笔亲题, 封外卖社为“汴京义社之首”。

既然官家这么给面子, 司南也就不客气了。

他找人刻了一块碑, 立在外卖社办公的大杂院门前, 右侧用大号字体刻着官家赐的这个称号, 左边刻上首批加盟的店铺名称, 再往左留下半片空白, 写满为止。

汴京城沸腾了, 比官家赐字时还热闹,一家家店铺找上五味社, 哭着喊着要加入。

司南来者不拒, 笑眯眯地发给他们外卖小牌牌,然后在他们殷切的目光下,把店铺名字刻在石碑上。

不止是食铺, 还有首饰铺、成衣铺、酒坊、粮油铺等。对于这些商人来说,名声可比那一星半点的外卖费重要得多。

别说,司南还真没忽悠他们,这些人很快就体会到了其中的好处。

先说广告,上百位外卖员骑着自行车,插着小旗子走街串巷地吆喝,想不出名都难。

再有,外志社中的妇人和少年骑手反而占有极大的优势。

从前后宅妇人极少点餐,说到底是觉得不方便。如今有了“女骑手”就方便多了,直接送到后宅。

贵人们就像跟风似的,时不时就要点个“下午茶',或者哪个店铺出了新鲜的布匹首饰,都要叫过去瞧一瞧,就算看不上眼,不过搭上少许跑腿费罢了。

——这也是后来司南新添的规则,若交易达成,外卖费由店家出,若退货,跑腿费由买家出。

数日下来,那些茶点铺、成衣铺、首饰铺、香粉铺的红利竟翻了一番。对于店家来说,无疑是意外之喜。

石碑很快就刻满了。

正值三月,进士科考试。

每天都有成百上千名外地举子涌入汴京,问起汴京城的新鲜事,势必说到这块“功德碑”。

举子们呼朋引伴前来观赏,写了许多诗文赞颂。

司南看到巨大的商机,趁机在火锅店推出新品——进士锅。

这是火锅店首次推出四格锅底,集合酸甜苦辣四味,每一味都有个寓意好的名字:蟾宫折桂、独占鳌头、金榜题名、名列前茅。

外卖社强大的广告效应在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,骑手们不送餐的时候,就三五成群地到学子们聚集的邸店门前做宣传。

传单和展板特意迎合了读书人的口味,文气又雅致,还印着图片式的菜单,让人瞧上一见就垂涎。

宣传语简单直白:“进士锅、进士锅,吃完进士得一得。”

哪怕是为了吉利,举子们都要进店尝一尝。

只割韭菜不放血从来不是司南的作派。

他在店门前放了个展板,板上钉着一张张空白的宣纸,旁边放着笔墨,只要进店的学子都可题诗一首,邀众人品评,每日的头名免单。

此举原是为了回馈进店消费的学子,结果不仅没赔钱,还招来更多顾客。

司南低估了这个时代学子们对名声的追求,也低估了自家火锅店的影响力,但凡有些门路的学子们早就打听出来,他们崇拜的那些高官文豪,甚至官家都爱来店里吃火锅!

自己所作的诗文倘若能被这些人看到,就是一块极好的敲门砖。

一时间,司氏火锅店日日爆满,进进出出的都是文质彬彬的青衫学子,四味锅供不应求。

店里人手不够,司南都去了后厨忙活,从早到晚一刻都不得闲。

总店地方本就不大,一下子来了这些人,雅间坐不下,干脆在后院临时搭了几个草棚,摆上石桌石凳。

举子们不仅不嫌弃,还觉得颇为雅致,时常吃着吃着作出诗来。

唐玄下了衙,就在后院等着司南。

司南再忙都会亲手给他做晚饭,或者两张葱油饼,或者两碗白米饭,配上一盅荤素搭配的小火锅,饱腹又暖胃。

唐玄吃完,就在杏树下坐着,不紧不慢地给弓打蜡。

司南逮着工夫就会出来看看他,要么送两块甜糕,要么换一盏热茶,俩人拉拉小手说说话,甜得像热恋的小情侣。

偶有举子看不惯,露出鄙夷之色,说他们有辱私文。

不用司南开口,旁边的客人就怼回去了:“你们是外地来的,不了解状况,司小东家和燕郡王一路走来可不容易,俩人要是不成亲,咱们汴京城的百姓都不答应!”

举子闻言大惊,“那位是燕郡王?”

传说中一箭封喉、可止小儿夜啼的燕郡王?

京城举子笑而不语。

没跟小东家在一起的那会儿,谁见了燕郡王不是绕着走?如今呢,街边的摊贩都敢跟郡王搭话,郡王虽不苟言笑,却会停下点点头。

都是司小东家的功劳啊!

外地举子听得一愣一愣的。

不愧是京城啊,男人和男人都这么光明正大。

终于忙完了,司南沾了一身火锅味。

唐玄的洁癖症暂时关闭,牵着他的手往家走,边走边说家常话,又有种老夫老妻的味道了。

“官家说进士锅很好,酸甜苦辣四味,是求学之路,也是人生之味。”和司南在一起的时候,唐玄从不会惜字如金。

司南笑笑,“那我明日做一份,你送去给官家尝尝。”

唐玄点点头,又道:“说这话时欧阳大人也在,他对展板上的诗文很感兴趣,若有好的可拿去给他看看。”

司南面上一喜,“若能得欧阳大人青睐,对举子们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!我明天就让人整理出来,别管好的坏的全拿过去,兴许欧阳大人慧眼识珠,能看到寻常人看不到的优点呢!”

唐玄勾了勾唇,没纠正他的胡乱用词。只要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,郡王大人都觉得百听不厌。

司南摇了摇他的手,“刚好有件事想跟你商量,今日我听子虚兄说有些举子家境贫寒,住不起邸店,借助在佛寺道观中,三餐不济……”

唐玄点头,声音微沉:“虽然朝廷每年都拨钱拨粮,分到众举子手中却杯水车薪。若能考中还好,一旦落第,连回家的路费都难筹集。”

每逢科举揭榜,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那些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的上榜进士身上,鲜少有人关注那些“江枫渔火对愁眠”的失意之人。

每年落第举子千千万,不知多少人贫病交加,无钱回乡,流落街头,甚至投河自尽。

“我想了一个法子,从火锅店的盈利中拨出一部分钱,成立‘助学金’,专门扶助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,让他们吃饱穿暖,安心读书,可好?”

司南上小学和初中时,家里的火锅店还没开起来,父亲起早贪黑在街边摆摊,条件非常差。

学校了解到他的情况,除了原本就免除的学费和书本费之外,又免了他学杂费、校服费和餐费。

因为亲身经历过,所以司南很清楚,这在一个少年人心中埋下的是一粒怎样的种子。

唐玄停下脚步,看着他眼中晶莹的光,缓缓地说了声好。

他的少年,总是这般闪闪发光。

每一次,当他觉得少年已经足够好的时候,他总能变得更好。

***

司南向来有着极强的行动力,短短三天,不仅把助学金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,还安排好了“学子公寓”提供给无钱住店的学子。

公寓中有被褥,有春衫,有用来温书学习的公共自习室,还提供一日三餐。

不是免费的,而是要写一首诗,或者赞美汴京城有多繁华,或者夸夸司氏火锅有多好吃。

一首诗,换一个床铺一个月的居住权。

至于那些被褥和春衫,只租不送,离开时要还回去,给下一届学子用。

这对学子们来说比免费的更珍贵。

司南在做好事的同时,照顾到了他们敏感的心。

司南此举,轰动了整个朝堂。

在此之前,无论是中秋宴,还是河北盐务,或者他开火锅店时想的那些怪招,对百官来说都是巧思,是小手段。

此时此刻,没人再这么想了。

科举取士,是一国一朝的大事,就朝廷都没办法顾及到每一个人,他区区一介商贾,却肯拿出大笔金钱,想出这样一个主意。

这已经不是单纯为了名声就能做到的了。

不用官家开口,户部侍郎便上折子,请求为“学子公寓”拨款。

东西二京收到消息的大商贾、大乡绅,但凡有能力的,或者真心为了学子,或者想博个好名声,纷纷慷慨解囊。

越来越多的“学子公寓”在汴京城中建起来,越来越多的钱流入了司南掌管的“助学金”账户。

司南做梦都要笑醒了。

原本已经做好大出血的准备了,突然之间,无数人来送血包了,这可真是……

司南一高兴,做了九十九块“步步高升饼”,颠颠地送到官家面前。

官家怀着显摆的心思,转赠给文武百官。

文武百官感慨万千。

燕郡王怎么就不是官家亲子呢?

倒不是说燕郡王有多好,主要是吧,大宋缺个姓司的皇后呀!

为了给司南长脸,也为了鼓励学子们,官家选了个天朗气清的好日子,去学子公寓转了一圈。

一口气看到这么多金光闪闪的大人物,学子们都傻了,根本不敢相信。

官家比往常更亲切,和学子们一起坐在公共自习室,温温和和地说了许多勉励的话。

那些站在朝堂顶峰的大人们,就那般稳重矜贵地陪同官家坐着,离学子们只有一桌之隔。

学子们眼圈都红了,暗暗下定决心,努力再努力,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。

学子公寓不光方便了万千学子,还方便了小崽。

小家伙特意申请了走读,下了学就泡在学子公寓,听举子们谈论诗词、品评文章,像个泡进浴池中的小海绵似的,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。

为了学问,小家伙从来不怕羞,遇到不懂的就会大着胆子求教。

有位蜀地来的学子,姓乔名冼,第一眼看到小崽的时候就吃了一惊,觉得和他恩师家的幼子十分相像。

因着这层关系,他对小崽十分耐心,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解答他的问题。

小崽也很机灵,时不时就会请二豆做一些小点心送给乔冼。

一大一小相处得十分融洽。

乔冼渐渐发现了小崽在读书为政方面的天赋,越发觉得可惜,忍不住写了一篇文章,论述为何身有疾者不可参加科考、不能入朝为官。

这篇文章在学子中引起了一波激烈的讨论。

有人支持乔冼,希望律法能做出调整;更多的人抱着悲观的态度,觉得他们这是痴人说梦。

起初司南还担心小崽听到这些话会不会心里不舒服,没想到,小家伙两只眼睛亮晶晶的,崽崽手飞快地记着,恨不得左右开弓,生怕错过哪句精彩的话。

司南不由失笑。

不愧是自家崽!

辨论还未结束,从学子公寓扩散到各驿馆、邸店。

众学子从“身有疾者能不能为官”发散开来,说到了本朝政治及律法的缺失之处。

有位姓刘的学子非常激进,也非常大胆,认为国朝处处是弊端,从官家到宰相再到文武百官,凡是叫得上名字的,挨个骂了一遍。

事情发生在火锅店,又刚好被司南听到了。

他差点以为这位真猛士姓苏名辙——当初,苏辙参加制科考试时,洋洋洒洒写了六千多字,把官家、宰执、三司使骂了个遍,结果还考上了。

官家看了他的文章,还称赞他有宰相之才。

这就是大宋!

这就是大宋的文人!

然而,司南只是一个开火锅店的,没有文人的骨气,不敢让这样的言论从自家店里传出去。

于是,他从后厨出来,身上的围裙都没解,就跟这位刘姓学子辩了起来。

司南问:“既然你觉得国朝一无是处,那你说,哪朝哪代为政清明,可为人称道?”

刘生道:“小生以为,三皇五帝,秦皇汉武都不够好。我等刻苦读书,期盼有朝一日入朝为官,不是为了一己之利,而是为了匡扶社稷、为民请命,实现国之大同。”

司南相信,他这话是真心实意的。

这个年纪的少年人就是这样的心气,同时又很容易陷入理想化的怪圈,一旦发现实际情况和自己想象中的不符,就会愤世嫉俗。

司南抓住他话里的漏洞:“你也说了,哪朝哪代都不够好,你又怎么能创造出最好的?就算你能做得比前人更好,又怎么知道后人不会超越你?”

单单一句话,就让刘生张口结舌。

其余学子也不由陷入沉思。

司南的视线在众人脸上扫了一圈,不紧不慢地说:“你们学贯‘五经’,读过《韩非子》,应当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弊端,也有优势,比如冬雪虽冻人,亦可杀虫卵、兆丰年;比如山路虽险,却可观丽景、远喧嚣……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。”

学子们虽不知道什么叫“辩证的眼光”,却听懂了他的比喻。

司南继续道:“国朝为政以仁,从不杀文官,尤其宽待耿介正直之臣。今上堪为仁君表率,方有今日天下人才归于汴京之盛事。”

“前有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;今有四真在朝,集天下之望;后有王介甫、司马君实此等有德有才之士,何愁国之不兴,民之不富?”

众人闻言,面上露出向往之色。

若能有幸与这些人同朝为官,不枉他们寒窗苦读十余载。

司南说回最初的话题:“刘生以为国朝处处弊端,我却觉得这是盛世。”

“先生此话何意?”刘生已经不像刚才那般激进,而是虚心求教。

司南反问:“你觉得,何为盛世?”

“万国来朝,沃野千里,路无饿殍。”

司南笑笑,道:“于民而言,万国来朝、沃野千里太远了,不饿肚子更实际。边疆安稳无争战,上位者为政以仁,无苛捐杂税,就够了。”

“我只是区区一升斗小民,生于此等盛世,常怀感激之心。至于诸位,都是国之栋梁。”

司南的目光落到每一位学子身上,温和而坚定,“如今读书明理,谈论政事,不是为了宣泄情绪,而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脚踏实地地去践行。”

众学子皆是一怔。

对着司南深深一揖。

圣人云:三人行必有我师。

古人说: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

他们今日算是见识到了。

我在大宋卖火锅[种田]小说的作者是孟冬十五,本站提供我在大宋卖火锅[种田]全文免费阅读且无弹窗,如果您觉得我在大宋卖火锅[种田]这本书不错的话,请在手机收藏本站www.dmxs520.com
上一章:第123章 宠(修锁章) 下一章:第125章 秀恩爱

2020 © 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www.dmxs520.com Powered by 耽美小说网